畜牧業是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的傳統產業,在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居于重要位置。面對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如何乘勢而上,進一步優化農牧業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破解農牧業結構不合理、農牧業低效、群眾收入低增的難題,促進海拉爾區經濟發展,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
據了解,海拉爾區畜牧業屬城郊型畜牧業,畜牧業以奶牛業為主,已有一百年的養牛史,具有較高的飼養水平。奶牛養殖主要集中在哈克鎮,是哈克鎮的支柱產業,農民生活的主要來源。目前海區有奶牛標準化牧場3個、奶牛小區10個。近年來,奶業生產成本明顯上升,原料奶定價機制不合理,收購價格偏低,乳品加工企業與奶農的利益關系不順,市場秩序不規范,質量保障體系不健全,奶企市場開拓不力,導致奶牛養殖效益下降,不少養殖農戶虧損,全區奶牛飼養量持續大幅度下降,奶業生產能力出現較大下滑。為進一步轉變畜牧業生產方式,海區引導哈克鎮團結村、孫家屯村、扎羅木得村、哈克村重新定位奶牛業發展思路,進一步完善“集中飼養、統一管理”、“集中飼養、分區管理”和“家庭牧場”三種養殖模式。爭取實現統一飼養、統一管理、統一防疫、統一畜產品銷售目標。
改變飼養方式促進乳業發展
哈克鎮通過改變傳統飼養方式,制定措施促進乳業升溫。累計完成投資1.5億元,新建、擴建現代化奶牛養殖牧場8處,總建筑面積14萬平方米,合理分布在哈克鎮5個行政村、1個種牛場,預計可飼養奶牛1.25萬頭。
日前,記者來到團結村“哈克奶源基地五大核心牧場”之一的一五窯現代化牧場社。據了解,該牧場2014年在原有基礎上繼續擴大養殖規模與牧場規模,新建擠奶廳3750平方米,啟動新建標準化牛舍5個、共計18000平方米,截至目前牧場共有奶牛300頭、育肥牛200頭,年產鮮奶700噸。大大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提高了農牧業現代化養殖水平。為附近村莊農民發展新型牧業做出示范。
近年來,海區將畜牧業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突破口,精心制定發展規劃。據相關部門介紹說,海區按照“8337”發展思路,調整畜牧業發展規劃,2015—2017年計劃新建、續建奶牛、肉牛養殖場場(小區)14個,其中哈克鎮11個,謝爾塔拉3個,使海區規模化飼養比重逐步提高,力爭十三五期末達到90%。目前,奶牛規模化養殖場已開工建設6個,其中,扎羅木德村奶牛規模化養殖場主體建設已完工。
提高生鮮乳質開拓乳業市場
近年來,海區充分發揮本地資源優勢、傳統優勢和區位優勢,大力推進畜牧業規?;藴驶⑵放苹褪袌龌ㄔO。海區全年鮮乳生產量達到19萬噸,分別供應給三元、海乳、雀巢等乳品企業。
針對生鮮乳收購運輸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海區進一步加強奶源市場清理整頓工作,整頓重點是生鮮乳機械化擠奶廳、運輸車輛和生產企業“兩證一單”和各項制度執行情況。據了解,海區為加強生鮮乳治理整頓,進一步摸清全區奶站及養殖戶的現狀,摸清奶牛健康狀況、牛奶質量狀況、器具環境消毒狀況以及擠奶、儲存、運輸等環節是否達到安全衛生標準,重新核發了生鮮乳運輸準運證52個、生鮮乳收購許可證71個。進行了2次生鮮乳收購站自查自糾和現場檢查集中整治工作,抽取奶樣30個,運輸車21臺,并對在抽檢過程中出現問題的生鮮乳收購站列入“黑名單”處理,確保生鮮乳質量安全。嚴厲打擊生鮮乳生產、收購和運輸環節違法行為。對鮮奶生產經營者衛生許可和從業人員健康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將其100%納入到監督管理范圍。通過嚴格執法,進一步確保生鮮乳市場的安全,促進海地區奶業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