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中國邁入進口油菜籽“高剛需”時期

   日期:2015-01-2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03    評論:0    
  2009年開始實施的臨時性檢驗檢疫措施,使得之后的進口油菜籽只能進入我國少數沿海港口地區,而其巨大的價格、成本、質量和供應優勢,又使得我國沿海地區的進口油菜籽加工產能快速增長。
 
  中國邁入進口油菜籽“高剛需”時期
 
  菜籽年度進口或維持高水平
 
  自2009年我國商檢部門實施臨時性檢驗檢疫措施后,進口油菜籽實際上只能有限制性地進入我國少數沿海非主產區。雖然之后如江蘇等少數地區油廠加入試點,但總體范圍依舊十分有限,改變了原來我國菜粕等相關市場的供應格局。
 
  但由于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作物存在質量和供應優勢,加之在國產油菜籽實施臨儲收購之下形成的進口價格優勢,我國進口油菜籽加工能力在比較效益下“茁壯成長”,尤其是菜粕需求優勢明顯的我國水產飼料主產省份。
 
  隨著2014年加工產能的再度擴張,以及我國油菜類品種相關金融市場的完善和企業盈利模式的改善,我國已經邁入對進口油菜籽的“高剛需”時期,不僅2014年進口量可能達到創紀錄的500萬噸之上,而且之后在進口政策不發生重大限制性變化和國際主產國產量不出現顯著下降的情況下,我國年度進口量均將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
 
  進口菜籽壓榨產能大幅擴張
 
  自2009年11月9日之后,因我國商檢部門在進口油菜籽中查獲含有油菜莖基潰瘍病菌,油菜籽進口政策發生根本性改變,僅能在海南、廣東、廣西、福建、河北、遼寧、天津7個非產區入關,并且就地加工,不得轉售。而當時,上述7個省、市、自治區中僅有廣東東莞富之源和遼寧營口嘉里兩家具備加工能力。
 
  之后,隨著進口油菜籽的效益優勢、質量優勢、市場優勢和供應優勢凸顯,改裝與新建產能大幅擴張。我國政府又分別在2013年和2014年允許江蘇試點進口澳大利亞油菜籽和加拿大油菜籽。截至2014年末,匯易統計在當年實際發生進口及加工企業的總產能達到2.37萬噸/日,幾乎是限制油菜籽進口政策開始實施時的6倍。其中,廣西防城港澳加糧油工業有限公司為2014年新投產企業。
 
  進口菜籽加工效益優勢明顯
 
  在2008年我國實施油菜籽臨儲政策之后,長江流域國產油菜籽成本幾乎年年攀升,而完全市場運行的國際油菜籽價格則因此取得價格優勢,并且導致我國長江流域國產油菜籽加工業進入困境。相比之下,沿海地區進口油菜籽加工效益明顯優于國產菜籽加工效益水平,其中數度出現500元/噸之上的巨額豐厚利潤。
 
  產出菜粕品質更是全面領先
 
  不僅在成本上占據明顯優勢,而且在質量、品種方面,進口油菜籽也同樣更勝一籌。澳大利亞油菜籽平均含油量為42.4%,加拿大油菜籽含油量均值也在42%以上。另外,加拿大及澳大利亞的油菜籽雜質最大含量分別為4%和3%。而我國每年臨儲收購以國標三等質量要求,其標準為含油量大于38%(含38%),水分8%以內,雜質3%以內。我國菜籽與進口菜籽的重要下游產品——菜粕的質量更是有明顯差距。
 
  我國菜粕市場需求總體旺盛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水產飼料分省產量中,廣東、江蘇、福建和遼寧四省分別排名第一、第二、第六和第九位。而水產飼料中旺盛的菜粕需求,為上述地區進口油菜籽加工產能的上升提供了市場需求基礎。同時,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水產飼料產量雖然排名第十二位,但其有較大比例的菜粕銷往珠三角以及兩湖等地。
 
  供應優勢顯著高于國產貨源
 
  從海關數據來看,我國月度進口油菜籽除了每年加拿大、澳大利亞油菜籽年度最后時間段的到港量相對偏低外,并未顯示出明顯的季節性特征,2014年9月進口量還達到年內較高水平。因此,進口油菜籽與我國國產油菜籽相比,又具備了持續供應的優勢,可保證企業的穩定生產。
 
  2014年進口或突破500萬噸
 
  隨著2014年加工產能的再度提高,特別是南方市場的地域優勢,加之我國油菜類品種相關金融市場的完善,我國已經正式邁入對進口油菜籽的“高剛需”時期。2014年1~11月,我國進口油菜籽總量已經創出歷史新高,最終2014年全年進口量可能達到500萬噸水平。而根據匯易最新統計,2015年1~3月,我國進口油菜籽數量仍將維持高水平,這也符合匯易對于進口菜籽市場進入“高剛需”時期的判斷。
 
  企業積極運用金融工具盈利
 
  一方面,當市場進入“高剛需”時期后,價格對于需求的影響會有所減弱,因此,即便2014年我國進口油菜籽加工效益不及2013年,但進口量仍然增長100萬噸以上;另一方面,自2012年12月28日我國油菜籽類三大品種在期貨市場“團聚”后,加工企業通過現貨市場的基差預售、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國內跨品種和國內外跨市場套期圖利等金融手段大大提升了自身抗風險能力,盈利模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在后期我國進口政策不發生重大限制性變化、全球油菜籽不出現嚴重減產的情況下,即便我國進口油菜籽加工無法實現持續的高利潤,我國的年進口量都將保持歷史性的高位。
 
  而一旦加工效益長期較好且國際供應充足,進口量創新高更是可期之事。
 
  鑒于2014/2015年度加拿大油菜籽供應能力仍保持高位,特別是中加兩國經貿關系顯著改善,我國2014/2015年度的進口量也將呈現相應的增長。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