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對進入持續健康發展上升期的海南來說,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關鍵要銳意進取、主動作為、干出新作為,推動各項事業在新常態下實現新發展。本報今起推出“新常態新作為”專欄,報道全省各地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好舉措、好經驗,凝聚發展的智慧,激發前行的力量,推動我省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升級。敬請關注。
建設蔬菜基地、減少流通環節、強化信息建設、完善補貼政策……
減負菜籃子 海口蠻拼的
18日,海口東山鎮馬坡洋新開菜地里,剛種下的上海青迎著陽光泛起晶瑩翠色,海口加旺農業公司董事長龔農躊躇滿志地說:“市政府一號文件鎖定‘菜籃子’,讓我們種菜特有勁!”
一號文件指海口14日出臺的《關于推進我市“菜籃子”工程建設工作的意見》。這一“前所未有”的舉措,應對的是經濟發展帶來的新常態:市民生活水平提高,對“菜籃子”質與量的需求不斷提高;北方霧霾讓海口良好環境吸引力凸顯,加上國際旅游島建設,游客與“候鳥”越來越青睞海口,加劇“菜籃子”供應緊張。
為此,一號文件力圖打出“組合拳”:以“菜籃子”工程建設聯席會議制度提升政府決策效率;建設以葉菜為重點的蔬菜基地以及禽畜、水產和良種繁育等基地增加供應;減少流通環節以降低流通成本;強化蔬菜信息體系建設等以提升應急保障力;完善補貼扶持政策以提升農企和菜農種菜積極性。
系列新舉措讓產業鏈條上的每個企業與個人都緊鑼密鼓地行動起來。
“市里重視,我們更要抓住機會!”海口南北蔬菜批發市場有關負責人林雄準備一手種菜,一手建新市場。如今石塔村的633畝蔬菜基地已種上新菜,新市場選址也已初定,他覺得可以“甩開膀子”種菜了:“我們手中有了菜源,中間環節減少了,本地蔬菜會越來越多,島外調運蔬菜就不用火急火燎了!”
“一號文件要幫外來農戶解決子女入學,我能把兒子接來了。”外地菜農李農清停下了手里的活,對記者說,“這比你說的葉菜種植風險補貼還貼心!”
覺得新舉措給力的還有浙江大學蔬菜系主任汪俏梅教授,她給予了較高評價:“針對性較強,有望弭平海口的‘菜籃子’周期性價差,減少波動。”
“我們的目標是通過引入競爭,降低成本,吸引龍頭企業進入,帶動農民增收,鼓勵地產地銷,實現保供穩價的目標。”海口市長倪強說。
評論:新常態下打造海南經濟升級版
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呈現出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三大特點。對進入持續健康發展上升期的海南來說,只有主動適應新常態帶來的經濟運行新特征、新規律、新要求,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積極作為,才能推動全省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升級,打造出海南經濟升級版。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新常態下需要新作為、新突破,需要開新局。新常態既帶來發展的挑戰,也帶來騰飛的機遇,關鍵在于我們是否把握得住。近幾年海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如今也面臨著下行的巨大壓力。這個時候,開新局、求突破就是海南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因此,全省上下必須齊心協力,始終咬住抓經濟、抓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不放松,以全新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工作中去,投入到干事業的洪流中去。
新常態下,破解制約海南發展的瓶頸,需要我們認清世情、國情、省情,從而做到科學施策,精準發力。如何開新局,打造海南經濟升級版?對海南來說,就是要揚長避短,發揮出自身的比較優勢,在資源挖掘、產業布局中精心謀劃,打造新的產業集群,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拓出一條新路。其實,政策優勢、人文優勢、資源優勢、后發優勢海南并不少,關鍵看我們敢不敢用,會不會用。如果用得好,完全可以形成海南特色的疊加優勢,釋放出強大的發展活力。具體而言,我們完全可以結合國家戰略,充分發揮海南的特區優勢,將海南獨特自然優勢和人文優勢結合起來,形成產業發展優勢,做足全省經濟的文章,做足海上絲綢之路、生態優勢以及南海相關海域發展的文章,積極發現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在開放、服務、特色產業等多領域實現新的突破。
經濟升級的新動力來自創新、內需和改革。升級的關鍵在于推動經濟轉型,而推動轉型,需要把改革的紅利、內需的潛力、創新的活力疊加起來,形成新動力。打造海南經濟升級版,對全省各級領導干部的工作能力、作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發揚敢為人先的特區精神,以更高更開闊的視野謀發展,
以更新更活的體制機制,向深化改革開放要動力、要紅利。對一個地方來說,基礎設施、社會管理水平、投資環境如何,直接影響著一個地方的發展活力。當前,全省迫切需要在立體交通體系建設、信息化建設、城鄉管理水平建設、貧困人口脫貧奔小康建設、海洋強省建設、生態省建設、國際旅游島建設等關鍵領域取得更多突破,以投資帶內需,以開放促發展,從而為推動海南發展開創出一片新天地。
因循守舊沒有出路,碌碌無為必貽誤發展良機。新常態下,千帆競發,不進則退。全省各地、各部門一定要繼續緊緊抓住經濟建設不放松,以一天也不耽誤的精神務實謀發展,相信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海南號”這艘航船一定會乘風破浪前行,海南的各項事業一定會迎來新的發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