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寧自治縣存欄的28.49萬頭大牲畜不再懼怕寒冬,“洋蘿卜”撐起了它們整個冬季的食料。
威寧自治縣是生態畜牧業大縣,解決大牲畜越冬飼料一直是歷屆政府及相關部門持之以恒努力的重要事情,該縣經過反復對比試驗,選擇了產量高、營養豐富的“洋蘿卜”替代紅三葉、白三葉、黑莓草、綠肥等傳統草料,破解畜牧越冬飼料短缺的畜牧業發展“瓶頸”。
“洋蘿卜”為何物?記者日前走進了威寧畜牧業大鎮雪山鎮,正在地里采收的村民杜庭鳳笑容滿面從土里拔起一個,足有20多斤重。“這個一頭大豬吃一天還吃不完。以前我家豬都不敢喂幾個,冬天大雪封山,豬沒吃的,現在種‘洋蘿卜’了,豬牛羊都養了幾十個。”杜庭鳳說,“洋蘿卜”的成功種植,助推了村民養殖業的發展,增加了村民收入。
據雪山鎮鎮長顏昌鴻介紹,2014年,雪山鎮種植“洋蘿卜”8萬畝,畝產量800公斤,是傳統草料的2倍,產值2400元,遠比傳統草料的價值高,且含糖量高、營養高,可套種于洋芋、玉米地中,互不影響產量。
“洋蘿卜”已在威寧全縣廣為種植,目前,面積已達到14.89萬畝,撐起了威寧自治縣畜牧業發展的藍天。威寧自治縣正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種養結合、適度規模”的原則,積極扶持大力發展適度規模為主的肉牛、肉羊、生豬等特色畜牧業。2014年新備案規模養殖場23個,新備案養殖合作社63個,新建標準化規模養殖場6個。以雪山、鹽倉、板底為主的肉牛肉羊基地為代表的養殖業快速發展。2014年,威寧全縣生豬出欄85萬頭,牛出欄6.35萬頭,羊出欄29.75萬只,畜牧業總產值達到21.1億元,占農民種植養殖業的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