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年伊始,商務部印發《關于加快推進中藥材現代物流體系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提出從6方面加快中藥材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力爭到2020年初步形成采收、產地加工、包裝、倉儲和運輸一體化的中藥材現代物流體系。
此外,2014年7月30日商務部以“商務部2014年第54號公告”公布的《中藥材倉儲管理規范》和《中藥材倉庫技術規范》兩個標準也將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
中藥材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腳步加快
目前,我國每年中藥材物流總量約1700萬噸。而我國中藥材物流的現狀,與工業消費品的物流現狀相比落后20年;與其他農產品比較則落后10年。其核心問題是中藥材在流通與物流中的品質得不到保障。“特別是中藥材產地加工、包裝、倉儲、養護的落后狀況與突出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國中藥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中國中藥協會中藥材市場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周洵告訴記者。
作為中藥材流通主管部門的商務部認為,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中藥材物流體系不適應中醫藥事業發展和人民群眾健康需求擴大的矛盾愈發突出,主要表現為:中藥材產地加工與包裝、倉儲設施分散落后,現代養護技術匱乏,中藥材物流的集約化、標準化、現代化水平較低,服務功能不完善,為中藥材的質量安全帶來一定隱患。推進中藥材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對于提高中藥材流通的組織化、現代化水平,提升中藥材流通對中藥材質量安全保障能力,促進中醫藥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為此,商務部在《關于加快推進中藥材現代物流體系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中提出,到2020年,初步形成采收、產地加工、包裝、倉儲和運輸一體化的中藥材現代物流體系,基本滿足中藥材專業市場與電子商務交易的物流需求,基本適應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要求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具體目標為:中藥材物流的標準體系基本建立;以中藥材主要產銷區為流通節點的物流基礎設施和流通網絡基本建成,大宗中藥材與貴細、毒麻限劇中藥材實現集中倉儲;物流信息化管理技術和中藥材新型養護技術普遍應用;流通追溯體系全面發揮作用;大中型中藥材物流企業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同時提出了六項主要任務和四項保障措施。六項任務是:建設中藥材產業加工基地;規范中藥材包裝;建設集中倉儲配送網絡;推廣應用現代物流管理與技術;完善中藥材專業市場的配套物流服務功能;做強做大中藥材倉儲物流企業。四項保障措施是:加強規劃引導與政策支持,爭取在中藥材集約化產地加工基地、社會化倉儲基地建設方面提供土地、資金、融資支持;盡快形成覆蓋中藥材物流全過程的標準體系;推行中藥材倉儲質量認證制度,確保從事中藥材公共倉儲服務的企業具備相應的儲存條件;充分發揮相關行業協會在中藥材標準制訂與宣傳貫徹、人才培訓、專業咨詢等方面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