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場雨下得好啊!再過十來天,這片荔枝樹就要開始抽花了,我們得抓緊除草施肥,提前為荔枝促花保果。”1月12日上午,浦北縣北通鎮旱田村委關塘坡村中心籃球場旁邊一片茂密的荔枝林內,當地村民正拿著鐵鍬鏟除荔枝樹下的雜草,并在樹根部挖好育肥坑,抓緊時間施肥培育,爭取來年豐收。
這片荔枝園本是一片空地,村民覺得閑置不用就會變成垃圾地,便由大伙兒自由種植荔枝樹,既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又能美化環境。十幾年下來,荔枝園已成為村民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大家都非常悉心地管理。正在除草的村民黎朝群說,他家種有荔枝樹一百來棵,每年大概能收入幾萬塊錢,“村里的空地幾乎都種上了荔枝和龍眼。”
“我們整個關塘坡自然村種植荔枝樹2000多棵,下一步,如果還有閑置的一些空地,我們準備種上黃皮果之類的果樹,一個是美化自然村,另一個也能增加群眾的收入。”北通鎮旱田村委黨支部書記李朝春說,如今關塘破村家家戶戶都修通了水泥路,接通了自來水,道路亮化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完善。
“一直以來,北通鎮種植的荔枝、龍眼比較多,過境公路兩旁也都種上黃皮果樹,綠化率比較高”,北通鎮黨委書記余震說,“目前我們鎮已有清湖村、平坡村等四個村獲得自治區‘生態村’稱號,還有旱田村等七個村獲得市級‘生態村’稱號,下一步,我們將按照‘水源凈化、道路硬化、村屯綠化、公路果化’的要求,全面推進生態鄉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