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貴州貴陽市積極推進蔬菜保供基地設施化建設

   日期:2015-01-0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67    評論:0    

  近日,清鎮市紅楓湖鎮右七村,空氣中彌漫著絲絲寒氣,上百畝生菜卻長勢喜人。

  “去年,我們的蔬菜基地種了九季,這都得益于生產設施的完善。”貴州長津農業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吳長津說。2013年4月,長津農業右七蔬菜基地建立,被列為貴陽市蔬菜保供基地,建設露地噴灌設施500余畝,蔬菜育苗中心20000平方米,冷鏈配送中心800立方米,交易中心3000多平方米。

  在吳長津的印象中,公司剛入駐時,附近也有一些村民種植蔬菜,但都是“靠天吃飯”。“當時,菜地等級低,一年只能種2到3季,干旱時沒水灌溉,雨水多時排水不暢又容易泡爛菜根,抵御自然風險的能力低,影響農民種菜的積極性。”

  有著20多年蔬菜從業經歷的吳長津,深知設施完善對于蔬菜種植的重要性。在基地被納入保供基地后,道路、溫室大棚、噴灌設施等相繼完善,一些以前只能種5季的菜現在可以種8至9季,菜地保供能力大大提高,合理的灌溉施肥,也使蔬菜畝產量從原來的不足2000斤增加到3000斤。

  “貴陽冬天氣溫低,茼蒿菜、菜心、油麥菜等喜溫菜在自然環境下很難種出來,只能外調,成本較高。現在,我們建溫室大棚解決了這個問題。”吳長津說。如今,長津農業在紅楓湖鎮右七村、中一村、駱家橋村,開陽縣龍崗鎮格林村建設保供基地3080畝,種植出的蔬菜源源不斷供應貴陽市場。

  “我們計劃不斷完善設施,打造一年能種10季的基地,蔬菜畝產量達到5000至6000斤。目前,紅楓湖鎮蘆狄哨村的1000畝蔬菜保供基地已經開工,正在進行場地平整。”吳長津說。

  在提升基地保供能力的同時,長津農業還大力發展休閑觀光農業,拓展農業功能。該公司正積極打造貴陽市乃至貴州省首家有機蔬菜產業基地,通過“水肥一體化”、“農業莊園”等形式,發展休閑觀光游,計劃到2020年,建立專業化蔬菜保供基地10000畝以上。

  長津農業的變化,是貴陽推進標準化菜地建設的縮影。但在吳長津看來,目前基礎設施的投入還遠遠不夠,每畝標準化菜地的建設成本約1.3萬元,包括灌溉管道、大棚、增降溫設施、機耕道等。盡管政府對建設保供基地有支持,但對企業而言,壓力仍然很大,以右七蔬菜基地為例,三年計劃投資5000萬元,目前才投入1700多萬元,制約了企業規模的擴大。

  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推進,貴陽專業菜地面積流失嚴重,新開辟的專業及常年菜地由于配套設施不足,復種指數不高,對城市保供造成一定影響。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全市水利設施覆蓋基地11.63萬畝,機耕道覆蓋基地15.4萬畝,大棚設施覆蓋基地1675畝,節水灌溉設施基地5100畝,分別占全市80萬畝基地的14.54%、19.25%、0.21%、0.64%,設施化完善配套基地不足1%。

  為此,貴陽重點推進保供基地溝、渠、路等基礎設施,噴滴灌、溫室大棚、冷鏈等生產配套設施建設。“去年貴陽規范提升蔬菜保供基地約10萬畝。”市農委副主任彭玉榮說。按照《關于加強“菜籃子”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一方面,貴陽積極劃定三十萬畝城市保供菜地紅線,實現永久性保護;一方面加大投入,完善提升菜地設施化水平,到2018年力爭在紅線范圍建設5萬畝設施到位、能排能灌、產業化水平高、科技含量高、生產能力強的標準化基地,保障市民“菜籃子”供給。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