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魚不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且是一種用途很廣的滋補藥品和中藥材料。近年來,四川省長寧縣三元鄉水產養殖大戶羅永紅通過以魚養魚的新模式,將甲魚養殖和其他魚類養殖有機結合,走出了一條特色水產養殖的全新“致富路”。
據了解,羅永紅先后在浙江寧波、廣東順德等地從事甲魚養殖,掌握了甲魚養殖技術以及甲魚餐飲經營方法等。“家鄉的生態環境這么好,完全適合搞生態養殖。”羅永紅決定回鄉創業。2011年,他從湖南洞天湖花64萬元買回甲魚苗2200只。第一年他買回的甲魚就產出了3萬多只甲魚蛋,存活的也有2萬多只,于是賣了幾千只后剩下18000只自己喂養。
“我的甲魚種子很正宗,采用純天然的養法,只喂魚、蝦、田螺、河蚌等,營養價值也就比較高。現在我每天都用200多斤魚來喂。”羅永紅介紹說,甲魚一般一年長1斤2兩,只有農歷4月到9月喂食,其余時間都在冬眠。甲魚在冬眠期間不進食,體重會下降6兩左右。為了確保水塘內循環環境的原生態,羅永紅把甲魚與鰱魚等混養,讓花鰱、白鰱去吃甲魚的排泄物,甲魚又吃不健康的魚。
目前羅永紅已經投資了300多萬元。現有6萬只甲魚中可以上市的也有2萬多只。甲魚一般3年才可以出售,年齡不一價格不一,年齡越大價格越高,一個兩斤多的最高可賣300多元,成本僅180元。
羅永紅弓腰在甲魚塘邊的小棚里,用手刨出像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甲魚蛋。“今年產10萬個甲魚蛋沒問題,游客來買2元一個。”
由于羅永紅的甲魚品質好,銷量也基本不用發愁,2014年他已獲利20多萬元,如果2萬只上市甲魚全部賣出,可獲利200多萬元。
前不久,他和其他農戶一起投資2000萬元成立了天泉湖甲魚養殖專業合作社,羅永紅主要負責苗種和技術,其他成員主要投入場地和人力,“剛成立時僅7戶,現在已達40多戶了。”與此同時,羅永紅還還開辦了農家樂湖濱山莊,請了12個養殖人員和7個餐飲臨時人員,讓農民在家門口就能就業。
羅永紅表示,將通過“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生產模式,帶領更多村民一起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