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棟樓十層高,樓頂上的小花園面積不到200平方米,卻隱藏著驚人的財富。
他是鄧德明,樓頂上財富的所有者,為了能讓我們上樓頂,他要先關好這只狂叫的藏獒。
鄧德明養著這只藏獒,就是為了替他守護樓頂的財富。
記者:看到我們倆上來就這樣。
鄧德明:任何人上來都一樣的,它不是說看到你們兩個,他見到生人上來它就這樣叫的。
關好了這只藏獒,鄧德明帶記者去看他的財富。
記者:龜就養在這?
鄧德明:是這個大塊是100來個平方。
記者:一百多平?
鄧德明:對,一百多個平方……
記者:就這么一點地方,我還以為很大呢。
鄧德明:沒多大,種龜有1600只這樣左右吧。
記者:你這1600只很值錢嘛?
鄧德明:價值已經超過億的啦。
記者:過億啦,就這點地方?
鄧德明:對呀,就這點地方,所以要不是你們來拍,一般人都上不了的。我一般都不要人家看到的。
這便是鄧德明的財富,黑頸龜。1600只黑頸龜,價值居然能上億,記者粗略算了一下,一只龜至少要幾萬元,這黑頸龜的價格能有這么高嗎?
然而當記者去了解價格時,發現僅僅龜苗的價格就讓人感到非常意外。
水產股長:現在那個價格,已經到了兩萬五,剛出,剛出殼,一個,就大概是6克到8克左右那個重量,比黃金還貴。
記者:像買這樣一只要多少錢?
黑頸龜愛好者李呈:現在這個,像現在這個要三萬多了,這么一個。
記者:三萬塊錢?
黑頸龜愛好者李呈:三萬塊錢。
記者:那很貴。
黑頸龜愛好者李呈:很貴,但是喜歡它就值。
因為擁有1600只穩產的黑頸種龜,鄧德明現在已經是兩廣地區最大的黑頸龜養殖戶。
股長:鄧德明,他在南雄來說,他是在黑頸方面,他是養得最多的。他自己種龜占得南雄的一半多,百分之六七十,黑頸龜在南雄的養殖,他就是我們的領頭人。
養殖戶:如果養龜,養那個烏龜,烏龜仔,那個黑頸,就知道那個名字,鄧德明。
記者:真的假的?
養殖戶:真的,真的真的,不是開玩笑的,因為特別是我們珠江三角已經很有名氣了他。
鄧德明告訴我們,這些種龜都是他養黑頸龜12年來不斷搜集起來的,每個都是他的寶貝,舍不得賣掉。
鄧德明:從外表來看,它就是背上是全黑的,有線條,它有這個頭線,比較明顯的頭線。
記者:這個怎么還發紅?
鄧德明:它公的它就有發紅的。你像這個也是我們南雄比較好的品種,它的底板全部都是黑的,其他地方很少有這個品種。
2000年,鄧德明剛剛關注黑頸龜的時候,還是個掙扎在溫飽線上的下崗工人,而那時的黑頸龜,壓根不值錢,由于當地的風俗習慣,黑頸龜還被起了個不好聽的名字,臭龜。
鄧良紅:不會看好這種龜有價值,大家不會把一個這么臭的,像一堆牛屎放在家里去,作為寵物來養。
然而,當鄧德明偶然發現了黑頸龜身上的商機后,從此,他們的命運都發生了巨變。
黑頸龜,為什么被人叫做臭龜?鄧德明是如何把一種大家不喜歡的龜,變成比黃金還貴的珍稀龜?他又是如何從一個下崗工人搖身變為行業領頭人的呢?
鄧德明是地地道道的南雄人,2000年,40歲的他下崗時只拿到了2萬元補貼,這對于養活一大家來說,只是杯水車薪。2001年,在交電費時發生的一件小事,讓鄧德明的妻子到現在提起都難以平靜。
鄧德明的妻子尹麗雯:來收電費的時候,那時候,也是,那個錢,就把小孩鄧超過年的壓歲錢頂上去,我跟他說,我說我們現在沒錢,借你的用一下,到時候有錢的時候就還給你。
就在鄧德明為生活發愁時,他意外地遇到了一個臺灣商人,這位臺灣商人來南雄專門尋找黑頸龜,他聽說吃這種龜有治療頸椎病的藥效,于是托人認識了鄧德明幫忙找,而他開出的價錢更是讓鄧德明感到非常意外。
鄧德明:出乎自己的意料,當時來講,他開的價格還是比較高一點的,因為當時我們的價格是100到200這樣,他開5、6百,就是很高的價格。
當時的鄧德明沒想通,怎么會有人花大價錢來買這種龜,因為只有南雄當地人才知道這黑頸龜是多么不招人待見,南雄人還給它起了個名字,叫臭龜。
被人叫臭龜,就和這老房子有直接的關系。南雄過去的房子廳堂中央都有一個天井,雨水落在天井里,通過埋在房屋下的排水溝流走,而黑頸龜被人嫌棄的秘密就藏在這天井里。
鄧良鴻:水都要流到天井里面去,然后再從天井里面慢慢地往外排,而且這排不能是直排,一定要九曲,九曲,它的溝又不是做得很大,誰來清理這個溝渠呢?就是用這種龜,這種龜它不斷地爬,就把那些垃圾推到外面去了。
朋友:那個龜,在人家沒有認識以前,它的確是不值錢的,人家說這個龜很臭,以前,那個小孩小的時候,在山溝里抓到,他們都搞來當玩具。
為了做成這筆生意,鄧德明四處打探尋找這種龜,然而當時根本沒人養,在野外也不多見。找了兩個月,終于陸續從農民手里買下十幾只黑頸龜,轉手賣給了臺灣商人。
這一下,鄧德明賺來了幾千塊錢,他的心思一下活了。
2001年,鄧德明來到廣州龜市打探,一問黑頸龜的情況,答案讓他很是興奮。
鄧德明:當時我就問那些做龜生意的老板,我說,那個黑頸龜你們這里收不收,大家一聽說是黑頸龜,大家就圍過來了,他說你有多少,就說有多少,你有多少他們都會要,我就覺得那個肯定有市場。
回到南雄,鄧德明開始四處搜尋黑頸龜,他告訴當地農民,如果進山發現了這種龜,就抓來賣給他。農民都笑他窮得日子都過不下去了,還有閑錢來買這通下水道的龜?而他的朋友們知道他要做這沒人待見的龜時,都覺得這步棋肯定錯了。
朋友:當時我們都是不看好這個龜的,因為這個黑頸龜是我們當地,都是以前是爬溝渠的,是沒有什么,大家都認為它沒什么價值的都是不主張他養這個龜的。他這個人平時都是,一貫來都是比較犟的,做每件事情都是,朋友家人都很難勸他回頭。
鄧德明就是認準了這條路,2001年,他以400元左右每只的價格從別人手里買來20多只黑頸龜。又把家里樓頂一個30平米的魚池稍加改造,放上淤泥,養上了這些龜。
這種龜適應能力很強,2002年,鄧德明的20多只種龜就孵出了100多只小龜。他將龜苗和幾只種龜賣掉,賺到了養黑頸龜的第一筆錢,8萬元。
2002年,多年少見的黑頸龜突然出現在市場上,由于黑紅相間的顏色很具觀賞價值,能爬下水道的體質又十分好養,并且價格也不高,一下子受到了一批養龜愛好者的追捧。
博士:這個龜,現在很多人買來是做寵物的,它的甲殼是棕黑色,腹甲它有黑色的花斑,有的像雨滴一樣的花斑,有的又像放射狀的羽毛,這些都是寵物愛好者比較喜歡的特征,黑色的背甲,再陪襯上紅色的脖子,這個就是很好看的一種寵物,寵物龜,所以它的價值現在就非常高。
養龜愛好者:我看到這個龜還挺好看,搞了一個小的缸子,先搞兩三個,養來養去,養到它直到喂大了,喂大了可以很可愛,就這樣。后期下了蛋布了仔還更有興趣了。
養龜愛好者:廣東人多數都(認為龜)代表吉祥,龜長壽,再一個可以觀賞,就玩一玩,反正是家里閑著沒事回去看一下,好像是有點樂趣,小的時候一路大,一路就是有一種,這個什么感覺呢,就意思說很興奮的感覺,慢慢大,看著這個龜會大。
從那時起,鄧德明就與南雄的一些黑頸龜愛好者接觸很多,他們經常在一起聊龜、比龜。他叫李呈,是鄧德明認識的黑頸龜愛好者之一,他帶記者來看了他養的黑頸龜,他說別看這龜小,還可以遛。
李呈:可以遛龜。
記者:遛龜怎么遛?
李呈:拿個小手指,它就跟你的手指走。
記者:會這樣嗎?會嗎?
李呈:會會。
記者:遛龜就是拿手指?
李呈:對,就是去逗它。
記者:你說你喜歡它就是因為這個?
李呈:對呀,紅底板。
記者:紅底板?
李呈:對呀,它挺紅的,紅彤彤的。我們養龜的時候就是,我們丟一些魚蝦,我們一般都是傍晚喂的,它知道差不多我們要喂食,它的小頭,它的頭就伸出來,就是想吃東西了,然后我們就去喂它。
因為看到像李呈這樣的養龜愛好者對黑頸龜的喜愛,鄧德明更確定了市場對黑頸龜的認可。2002年,剛剛在市場上嘗到甜頭的鄧德明,在養龜過程中發現了一個秘密。
鄧德明:在孵化的過程中,它的公母比例失調,公多母少,它是自然現象來的,沒辦法的。
母的很少!這個信息讓鄧德明心里有了推測,也許這正是黑頸龜少的一個重要原因,他的這個想法很快得到了證實。
博士:孵化出來的雄龜數量比較大,母龜的比例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母龜它要養5、6年以上,才開始生蛋,那么在這個五六年這個過程中,仍然還有一批要損失掉,所以最后真正能達到成年,能生蛋的個體又不多了,所以這幾種因素就導致黑頸烏龜的種群增長,就跟烏龜、花龜,其他龜比,比較慢。
這時的鄧德明對市場有了更為明確的判斷,關注黑頸龜的人越來越多,而母的較少又限制了數量的增加,未來黑頸龜市場一定供不應求。
果然,2003年,黑頸龜苗價格漲到了每只1000元,種龜也從幾百元漲價到3、4萬元。那時的鄧德明已經擁有60多只種龜,一年可育出400只左右龜苗,年銷售額達到了40萬元。
2003年3月,鄧德明開始為這一年的產蛋期做準備,他也沒想到,3月23日,將成為他養龜以來最痛苦的一天。幾乎一夜間,他的頭發全都白了。
妻子:你看他頭發,那時候白的,到現在都還原不了。
鄧德明:那段我都不怎么想講。
這天早上,和往常一樣,鄧德明上樓去查看龜的情況,可眼前的一幕讓他至今都不愿回憶。
龜池里空空如也,價值100多萬的種龜全都不見了。
鄧德明:不知道怎么形容。
他讓妻子趕緊報案。由于當時黑頸龜在市場上并不多見,龜的去向很快水落石出。
原來,一個小偷偶然了解到一只黑頸龜能賣好幾萬元,他盯上了鄧德明的那一池龜,而當時,鄧德明沒有在龜池做任何防盜措施,小偷趁半夜偷走這批龜,并轉手以40萬的價格全部賣掉了。
朋友:那個時候就值一百多萬,一百多萬,當時來講,基本上,全部是他的身家。
鄧德明妻子:覺得很絕望,一下就等于唯一的希望,在那里,就是說一家人的以后的收入就是靠它,一下就等于沒有了。
一夜之間,鄧德明再一次什么都沒了,接下來要重新再來,少不了要投資100多萬,然而那時的鄧德明根本沒錢。
可他卻根本不愿放棄,因為在他的心里對黑頸龜市場有著明確的判斷。
鄧德明:我客戶越來越多,接觸養龜,養我們這種龜的人越來越多,它量太少了。所以我估計他明年價格肯定要漲。如果今天被人家偷了不干下去了就很可惜,再拿一年時間給我,我還是能翻盤。
鄧德明四處借錢,湊足了100多萬。在朋友的幫助下他買回了大大小小40多只種龜,又重新回到了這個行業。
接下來的八年,黑頸龜的名聲越來越大,慕名來買這種龜的人越來越多。價格不斷上漲,到2011年,一只黑頸龜苗的價格已經漲到了1.5萬元。
就在市場越來越熱的時候,2012年,鄧德明迎來了從未出現過的跌價情況,黑頸龜苗的價格從1.5萬元一路跌到了4000元,市場上的散戶紛紛賣掉了手里的苗,對市場前景都很不看好。
他叫楊簡盛,以前是南雄的一位黑頸龜養殖戶,2012年跌價時,他找到鄧德明商量該怎么辦。
黑頸龜養殖戶:當時跌價,心情肯定有點慌,那時候找到鄧德明,他說別賣別賣,看一下行情走(勢),肯定會回升。但是我不知道行情能走多遠,怕他還繼續再跌下去。
鄧德明之所以一直勸他別賣,并不是隨口說說。2012年夏天,他用了兩個月時間去順德、韶關調查市場,很快,他發現了跌價的原因。
鄧德明:市場上也有些人做雜的,做雜的,有些人買的他又不懂,不知道,有些人少部分人他跟純種的賣一樣的價格,如果人家知道的話,他的價格就要差10來倍,純種的黑頸龜是一萬五左右,他那個雜交的才一千元左右。
原來是雜交龜苗假冒純種龜苗擾亂了市場,散戶紛紛低價拋售手中的黑頸龜,又給市場雪上加霜。
鄧德明勸大家不要賣龜,就是因為他對市場有清晰的判斷。
鄧德明:大家都認識了雜交龜,和認識了純種龜,他們就,養殖的人他就有分別了,等大家認識了他這個過程之后,它還會回到它原來的那個價格的。
然而很多像楊簡盛一樣的散戶還是不相信鄧德明,他們低價賣掉了手里的種龜和龜苗。
2013年,果然和鄧德明判斷的一樣,純種黑頸龜苗價格迅速回升,達到了2萬元一只,鄧德明的黑頸龜也因為種純而備受親賴。
養殖戶:現在肯定很后悔,當時沒有聽鄧德明講。
養殖戶:雜的龜很多,我覺得鄧德明的那邊就是沒有雜的龜,所以我介紹朋友,養龜的朋友去那邊買回來。
記者:就相信他。
養殖戶:相信他。
2014年,黑頸龜苗的價格再次上漲達到了一只龜苗2.5萬元。10月28日,記者參加了在廣東順德舉辦的龜鱉展覽,在展覽上,黑頸龜的展臺隨處可見,養龜愛好者們對它的價格也各有各的看法。
記者:你知道這個龜價錢嗎現在?
養龜愛好者:挺貴的,挺貴的。
記者:你是有想買嗎?還是?
養龜愛好者:我是來看一下,我養的,自己也有。這些東西少,而且也漂亮,你反正,像養個狗,幾百萬一個狗,你認為它值嗎?
記者:我看你對這個黑頸很感興趣。
養龜愛好者:很感興趣。
記者:很感興趣,想買是嗎?
養龜愛好者:想買,但是現在炒得很貴了。它是屬于一個稀有品種,它有一定的價值,但是現在可能是有點虛高。
養龜愛好者:很多人買他們問,問這個,想買這個龜。他說兩三萬塊錢,兩萬多,一開始小的買很多,我幾個朋友。
站長:大家涌入進去的話,那你這個幾年以后你的繁殖量增多,你的市場又可能會出現一個猛跌。像今年的安南龜一樣,它就出現了猛跌,以前從700到3000,到今年掉到了5、600塊錢。
近年黑頸龜價格持續走高的現象已經引起了各方關注,然而鄧德明始終如同過去十年一樣,踏踏實實養著龜。
這個正在建設的場地是鄧德明未來的規劃。未來兩年,他要在這里建起一個囊括賞龜、交易等服務于一體的黑頸龜基地,他希望能集結廣東地區的黑頸龜養殖戶來這里交易,賣家多,有比較,不但避免了雜交龜擾亂市場,還能讓價格更加透明,市場更加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