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平羅縣黃渠橋鎮惠北村一隊農民代光義有30多畝地,他種植了10多畝蔬菜,蔬菜種植收益很好。和代光義不同的是,31歲的云南小伙楊國華在姚伏鎮種植越夏西紅柿300多畝,田間管理全部雇傭當地村民。這300畝地的收入,不僅讓楊國華嘗到了種菜的甜頭,也鼓起了當地農民的錢袋子。
2014年,平羅縣將蔬菜產業作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重要產業來抓,引導農戶擴大種植規模,政府相關部門創新服務方式,加大服務力度,及時解決菜農在生產中遇到的各種難題,為蔬菜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依托智能化蔬菜育苗中心,大力推廣新型育苗、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技術,兼顧間作套種、立體栽培等種植新技術應用,全面增強蔬菜產業科技支撐能力,促進蔬菜種植整體水平提高。同時,平羅縣把培育壯大和引進龍頭企業作為推進蔬菜優勢產業集聚升級的根本途徑,大力推廣“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形成產、加、銷一條龍的產業化格局,切實提高龍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014年,平羅縣共組織30家農產品加工企業落實番茄、辣椒等訂單面積5萬畝,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23萬畝以上,形成了設施蔬菜、外銷蔬菜、脫水加工蔬菜、大田露地蔬菜、制種蔬菜的生產格局和蔬菜四季生產,蔬菜總產量達85萬噸,總產值達6億多元,平羅縣農民人均從產業中獲得收入2500多元,占農民人均收入的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