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過在鹽堿地上種稻,眼下又有人在堿地上扣棚,長出了鮮嫩的果蔬。
這事兒,就發生在肇源縣大興鄉。日前,記者來到了大興鄉的東北生態人農業科技開發園區,看到了鹽堿地里長出的一草一木。
與室外零下20多攝氏度的氣溫相比,孫志鋼的大棚內春意盎然。除草、澆水,孫志鋼在自己的大棚內忙得不亦樂乎。
原來,老孫已經在生態人園區內種好幾年大棚了,嘗到甜頭的他今年又承包了10棟。
“10棟大棚,純利潤30萬。”孫志鋼透露了實底兒。
據孫志鋼講,鹽堿地上種菜,除了用益生菌液外,必須用農家肥才能把堿底兒洗掉。經過這么一折騰,不上化肥的菜摘下后即使當天賣不掉,也不爛、不蔫巴兒。吃過他家菜的人都說口感好,有菜味兒。
園區內,不僅孫志鋼家的菜長勢良好,200棟溫室大棚里都綠意濃濃。
園區內的工作人員楊耘博告訴記者,東北生態人農業科技開發園區是由北京愛益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發,依托現代設施農業進行有機蔬菜種植、生產、銷售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園區。園區總體規劃占地2000畝,總投資1.2億元。經過近三年的不斷探索與實踐,鹽堿地上的果蔬一年好于一年,被大慶、吉林松原、哈爾濱等一些周邊市場看好。
如今,公司把試驗成功的鹽堿地包給村民種植,免費提供籽種,使改良后的鹽堿地一年四季常綠。目前,園區內有20多個品種。200棟溫室一年純效益達600萬元。
昔日無人問津的“土坷垃”,如今變成了聚寶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