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召開的全國休閑農業經驗交流會上,農業部黨組成員楊紹品在談到我國休閑農業今后一段時間發展方向時指出,要進一步發揮休閑農業發展對農業增值增效、農民創業增收、農村繁榮穩定和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積極作用,正確處理好市場決定與政府引導、農民主體與社會參與、設施完善與耕地保護、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點上創建與面上推進的休閑農業發展“五大關系”。
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業部門分管休閑農業的140多名會議代表,10月10日參觀了浦口雨發生態園、江寧區世凹桃源、楊柳湖、大塘金等農家樂專業村以及湖熟現代農業產業園菊花基地,南京圍繞“努力建設美麗中國”總體要求,積極打造“都市美麗鄉村、農民幸福家園”成功經驗在會上獲得肯定。
據悉,去年全國有2900萬農民從事與休閑農業相關產業,今年僅上半年已有3000萬農民從休閑農業發展中受益。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鄉鎮企業局)局長宗錦耀說,近年來,全國各地休閑農業的發展,促使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空氣變人氣、勞動變運動、農產品變商品,讓農村閑置的土地利用起來,讓農民閑暇的時間充實起來,讓富余的勞動力流動起來,讓傳統的文化活躍起來,在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為提升農業、美化鄉村、富裕農民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我曾在一個山區看到,就夫妻兩個人、三四張床搞農家樂,掙的錢比出去打工強。休閑農業最根本的就是能解決農民在家門口就業問題。”在解讀如何正確處理“五大關系”時,楊紹品說,正確處理好農民主體與社會參與關系,就要突出農民主體地位的前提,探索建立多方參與、互惠共贏的機制,既促進休閑農業發展,又讓農民利益最大化,決不能讓“農家樂”變成單純的“老板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