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值“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賽罕區根據自治區、市政府的有關精神以及市場需求, 及時調整思路進一步擴大蔬菜種植面積,加強無公害蔬菜生產,在上規模、上檔次、增品種方面下功夫,努力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加強蔬菜基地建設
按照市政府“一街五區”規劃,賽罕區對蔬菜產業進行了重新規劃,將蔬菜種植重點轉移到繞城高速公路以外區域。今年在市政府下達5000畝蔬菜保護地任務的基礎上,賽罕區自加壓力,計劃開發新菜田1.5萬畝,主要發展兩個蔬菜產業帶,一是以102省道沿線金河鎮的根堡村、舍必崖村碾格圖村、后白廟村為主的產業帶;二是以河西路沿線的黃合少鎮保素村、太平莊村、五路村為主的產業帶。同時發揮區位優勢,大力推廣明地蔬菜種植,在金河鎮沙良村、前三富等村發展露地蔬菜。區委、區政府專門召開全區農村工作會議,將工作任務分解到相關部門及鄉鎮。區政府責成區蔬菜局抽調了31名技術員,組成5個技術服務組,深入金河鎮、黃合少鎮等重點鄉鎮,積極動員農民群眾建設保護地,并聯系包商銀行為農民解決部分建設資金,為今年的工作開展奠定了基礎。
加強蔬菜市場建設和示范園區建設
在充分發揮東瓦窯、雙樹、惠東等現有蔬菜批發市場作用的基礎上,今年賽罕區將啟動保全莊農貿市場和保素產地市場,開工建設東討速號蔬菜產地市場,鼓勵實行“場廠掛鉤”、“場地掛鉤”、“農民對接”模式,帶動蔬菜相關產業發展。同時建立5個蔬菜直銷點,并在人口集中的社區建立直銷早市,由合作社統一供貨,縮短流通環節,降低菜價,確保市民吃上放心菜、綠色菜、便宜菜。與此同時繼續進行設施蔬菜標準園及綠色防控示范基地等項目的建設,確定2-3個蔬菜基地為蔬菜技術示范村。創建無公害蔬菜品牌2-3個、蔬菜專業合作社2個,不斷提升我區蔬菜生產技術水平。
加強蔬菜種植技術服務
充分發揮已組建科技服務小組的作用,采取多種形式加強蔬菜種植技術服務,舉辦各類培訓班100期,培訓1萬人次,不斷提高菜農的科學種菜技術水平,促進合作社規范高效經營。在蔬菜育苗中大力推廣工廠化育苗、嫁接等實用育苗新技術,今年已在金河鎮舍必崖、碾格圖和根堡村建立3個育苗中心,為保護地育苗3000多畝,準備4月下旬-5月上旬定植;在蔬菜生產中積極引進適合我區種植的優良品種和先進生產技術,全年推廣蔬菜實用新技術10項,引進推廣蔬菜優良品種5個以上,深入開展蔬菜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工作,提升蔬菜品質及質量安全。同時繼續調整蔬菜種植結構,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在賽音、西黃合少等中遠郊農民種植蔬菜的競爭力,提高保護地生產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