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水果行業協會一屆二次會議暨水果產業發展研討培訓會日前在惠東縣多祝鎮舉行。從會上了解到,2014年惠東縣水果種植總面積37萬畝,掛果面積33萬畝,年產量12萬噸,產值達6.35億元,水果產業已經成為該縣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會上,會員企業發出行業自律聲明,鄭重承諾保證食品安全。
■水果種植
惠東成為粵東水果生產大縣
“經過多年發展,惠東形成了以荔枝、龍眼為龍頭,各種水果協調發展的基地化、區域化生產模式,成為惠州乃至粵東的水果生產大縣,水果產業已成為惠東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惠東縣水果生產辦公室主任陳慶標介紹,惠東發展水果產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地處大亞灣、紅海灣畔,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2度,平均年降雨量1869毫米,盛產荔枝、龍眼、香蕉等。“多年以來,惠東已逐漸形成了3條水果生產帶。”陳慶標介紹,分別為以荔枝、龍眼、芒果、香蕉、草莓、蓮霧等為主的沿江片區,以荔枝、火龍果、楊桃、番荔枝等為主的沿海片區,以柑桔、蜜柚、李子、青梅為主的山區片區。其中占最大量的荔枝和龍眼今年收成十分可觀,“今年18萬畝荔枝產量達2.7萬噸,產值1.89億元;7.5萬畝龍眼產量達1.1萬噸,產值7700萬元。”
沿海推廣火龍果,山區推廣柑桔
“雖然目前全縣水果以荔枝和龍眼占大頭,但從市場份額和產值等多方面考慮,這兩樣水果總體應該控制,轉而適量發展其他有特色和經濟效益更高的水果。”陳慶標說,目前惠東有蓮霧和藍莓等少量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特色水果,因其種植成本和技術都十分高,量仍很少,推廣有一定難度,但發展其他特色水果已表現出了不小的潛力,如沿海片區適宜發展火龍果,山區片區可發展柑桔類,該縣已有不少人在嘗試和推廣種植。
12月8日,果農李水平又采購了幾千棵火龍果苗種在他位于多祝鎮長坑村的果園內。據了解,李水平的火龍果園去年10月開始引種,今年已結了不少果,但他為了不傷苗,不敢讓苗多結果,“把苗養壯了,還怕明年沒果嗎?今年就不著急了。”李水平說。
當日,陳慶標帶著技術人員下鄉進園向果農傳授各種防病蟲害和種植知識。“火龍果更適宜在沿海片區發展,在山區種植需要的技術更高,因而更需要專業的知識為果農護航。”陳慶標說,目前火龍果在沿海發展不錯,以平海為主,大約有2000畝,作為濱海旅游游客的手信,十分受來自廣州、深圳、東莞等地客人的歡迎。
在山區片,氣候水土更適宜發展柑桔類水果,其中蜜柚在近幾年已有一定的發展規模,達上萬畝,主要分布在安墩鎮。“從目前來看,惠東蜜柚優勢十分明顯,不僅清甜無渣,品質有保證,豐產期時產量十分高,且上市時間較梅州等老產區提早20多天,十分有利于搶占市場先機。”安墩蜜柚種植大戶朱偉雄說。
■水果銷售
電商銷售為惠東荔枝走向全國打開新窗口
“惠東的這些水果主要是鮮銷,銷往泛珠三角城市,而少量的果干則銷往江浙一帶。”陳慶標說,目前惠東這些水果中對外比較有知名度的仍是荔枝,全市42萬畝,惠東就有18萬畝,且比博羅、惠陽等地發展更早。“面積和產量都是很大的,產量大的時候如果本地銷不完,還大量組織經銷商到惠東來收購賣到外地。今年,惠東荔枝開始試水電商渠道,為惠東荔枝走向全國打開了一個新的窗口。”
惠州市四季鮮綠色食品有限公司今年在網上賣荔枝就嘗到了甜頭。“今年我只賣糯米糍,時間不長,銷量就達65萬斤,客人好評如潮,退訂率不到萬分之一。明年我肯定不止賣糯米糍了,過不久我就該著手準備相關事宜了。”該公司總經理蔡國豪信心滿滿,他說,雖說今年這65萬斤對該公司總收購量300多噸來說真的不多,但打開了一個新的渠道,他已經在網上做了木瓜等免費試吃活動進行推廣,以爭取到更多客戶,為明年的荔枝等水果的電商銷售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