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麒麟區冬馬鈴薯發展迅速,播種面積不斷擴大,新技術不斷涌現。該區采用冬馬鈴薯膜下滴灌種植新技術,在越州鎮創建冬馬鈴薯膜下滴灌樣板1000畝。
馬鈴薯膜下滴灌是將滴灌、施肥與覆膜技術有機結合,采用系統控制,均勻、定時、定量供水供肥,達到充分利用水資源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一項新技術。該技術具有“節水、省工、提高作物供水保證率、防止病害的發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提高土地利用率、減少機耕成本、提高產量和品種”八大優勢。據專家介紹,膜下滴灌比畦灌節水50%以上,用工是畦灌的五分之一,能保證80%以上作物用水需求,肥料投放量減少30%以上,土地利用率可提高7%左右,節省機械和人工成本20%以上,馬鈴薯增產50%以上。
該區科學布局,根據氣候、土壤、水源等方面的有利因素,選定在越州鎮老吳村委會的老吳、吳官營村小組創建冬馬鈴薯膜下滴灌樣板。為改良土壤結構,每畝補助40元,統一組織機械對土地進行了“一犁一耙”,并進行了曝曬,起到消毒殺菌作用。指導農戶每畝按100公斤復合肥、800公斤以上農家肥備足底肥。示范品種為宣薯2號,共計150噸。同時,組織農戶重點對播種和中耕管理方面的技術進行了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