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養殖技術的提高,人工養殖規模逐步擴大,娃娃魚的養殖數量也劇增,數千元一斤的娃娃魚也變得“親民”了,價格降下了九成多。
現象:每斤價格由最高2500元跌至200元
今年30歲的王臣斐家住茅箭區茅塔鄉王家村龍船溝。2004年,王臣斐考上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在校期間他對娃娃魚養殖深感興趣,通過自學、向導師請教等途徑進行學習。2007年6月,王臣斐大學畢業后,看中養殖娃娃魚的商機,便回到家鄉,把心思放到娃娃魚繁殖上。
王臣斐自籌資金200余萬元,在大山深處圍塘筑壩,全力打造娃娃魚基地。多次奔波陜西漢中、江西等地求師學習。短短幾年時間,養殖的娃娃魚從幾十尾發展到目前的6萬余尾。
王臣斐介紹,從2002年起,人工養殖的娃娃魚價格從400多元每斤,上漲到一兩千元,其中最貴時賣到2500元/斤。2011年每斤賣到1300至1500元,目前市場價格在200元/斤左右,魚苗價格最高時賣到800元/尾,現在魚苗價格已降至15元/尾。
調查:目前養殖總量30余萬尾
娃娃魚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和經營利用這一特殊動物,必須按照《野生動物保護法》和《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在省級漁業部門辦理馴養繁殖許可證和經營利用許可證。
根據法律規定,可以上市進行餐飲利用的娃娃魚必須是老殘病死體或子二代(對野生娃娃魚進行人工繁殖產生的后代叫子一代,子一代再經人工繁殖的后代叫子二代)產品,須由專家進行評估鑒定。同時,市場上交易雙方需要分別出具馴養繁殖許可證和經營利用許可證,證明所經營的屬子二代娃娃魚。目前,十堰只有兩家酒店辦有餐廳經營許可證。其中一家在經營,另一家辦證但無經營且到期沒年檢。
據十堰市水產局統計,十堰娃娃魚養殖總量目前有30多萬尾,產值3億元,養殖戶有2000多家,規模養殖戶100余家,成魚達到500尾以上的近50戶。
“近年來,許多人看到人工養殖娃娃魚利潤高,就盲目跟風,養殖的數量倍增,加上市場受限,出現供大于求的現狀,致使價格下跌猛烈。”十堰市水產局副局長劉自彥介紹。
王臣斐分析,10年時間,人工養殖的娃娃魚價格發生大的起伏,主要是繁殖戶、養殖戶之間相互炒作,價格偏離消費者可接受的范圍,價格虛高,消費市場出現有價無市的現象。同時,近幾年,養殖技術成熟,從事人工娃娃魚養殖的群體劇增,娃娃魚市場積壓成品較多,不少養殖大戶紛紛撤資,并拋售養殖的成魚,出現市場不景氣的現狀。
專家:價格逐漸回歸理性
省水產局一位負責人表示,湖北養殖娃娃魚技術走在全國前列,而十堰又是湖北省的主要養殖區。“前幾年娃娃魚每斤賣到兩三千元,消費群體很小,要想真正形成市場,價格必須降到200元/斤。”該負責人稱,目前的價格屬于回歸理性。
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桂建芳在查看王臣斐的娃娃魚養殖基地后表示,他的技術已經很成熟,品質也非常好,營養價值高。“現在許多養殖大戶經驗很豐富,技術很成熟,市場供應充足,我們將會積極呼吁,在有效保護的前提下,可適當放開娃娃魚消費,讓更多的娃娃魚進入大眾市場。”桂建芳說,消費娃娃魚將不再那么神秘,普通老百姓也有機會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