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經114.7度、北緯 24.9度,這里是江西省全南縣,域內地貌以山地為主,平均海拔300多米,亞熱帶季風型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十分適宜芳香植物生長。
全南縣已建成以桂花、厚樸為主的各類芳香中藥苗木基地面積27000多畝,珍稀樹種培育示范區2000畝,建成近10萬畝芳香苗木產業園,經營芳香苗木的農民人均收入已突破7300元,高出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32%以上。
制度設計助力芳香轉型
全南縣桂花等芳香中藥資源豐富,大面積生長但未形成集群效應。如何通過經濟林產業解決農民就業、發展壯大農業值得深入探索。
全南縣先后制定了《南方林木種苗基地縣建設十年規劃》《全南縣芳香產業發展規劃》《全南縣花木產業規劃》等發展規劃,全力打造集芳香植物種植、芳香旅游休閑、芳香精油提取加工為一體的芳香中藥產業,力爭實現中國“彩桂之鄉”的發展目標。
為推動芳香產業發展,全南縣引進了20多家龍頭企業,扶持林農開展苗木標準化生產,建立了15.6萬平米的江西省最大的快繁中心及1000畝桂花種質資源圃,3萬畝中藥材種植基地,培育花卉苗木3000多萬株。
全南縣采取“公司+協會+農戶”“公司+協會+合作社+農戶”“反租倒包”“贈送苗木”等多元化市場運作模式,不斷做大企業規模,增加農民收入。
今年1~5月份,在農業產業化經營中,通過龍頭企業與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大戶、農村經紀人、農戶、村集體經濟組織簽訂經濟合同、契約或“訂單農業”等方式,在全縣86個村帶動了5430戶農戶發展芳香花木產業,農戶從產業化經營中增收1195萬元。
科技促生態中藥產業發展
創建觀光主題園區,擴大中藥產業效益鏈。全南厚樸生態林業有限公司創建的南逕桂花生態示范基地,以高標準、規?;?、規范化打造成一個集芳香植物種植、萃取加工、芳香觀光主題為一體的芳香產業基地(園區),并與 “中醫藥風格”溫泉休閑區、生態公園、梅子山“紅土圣地”公園、車八嶺自然保護區等連成一片,依托大廣高速公路,成為“南嶺生態中藥科技園”“珠三角地區休閑觀光旅游生態后花園”“贛南紅色蘇區觀光旅游區”。
創新研發平臺,以江西高峰苗木繁育中心為平臺,采用組織培養先進技術、培育遺傳品質優良的香樟等用材和園林綠化等苗木,今年1~5月份,組培苗木達2萬多株;采用科學控溫、控水技術和無紡布容器培育等先進科技手段,培育珍貴苗木,培育苗木良好的根系,提高苗木造林成活率;采用科學種子處理方法,解決部分珍稀樹木種子發芽、繁育困難的問題,突破和掌握了厚樸苗圃繁育、生物質能(沼液沼渣)種植半夏等技術。
創新人才政策,先后引進碩士、博士以上專業人才5人,還聘請了我國著名桂花專家、南京林業大學博士生導師向其柏教授、劉玉蓮教授擔任該縣桂花產業技術顧問。目前,該縣已經與南京林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等多家科研院校達成了合作協議,在全南縣圍繞芳香苗木產業發展開展相關科學研究。
全南縣培育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桂花新品種——“虔南桂妃”(彩葉桂花)。該品種的嫩枝與新葉呈紫紅、淺紅、淺黃、黃綠等多種變化,色彩絢麗,觀葉期可達半年之久。其特征明顯,性狀穩定,表現一致。
資源整合推動產業升級
全南縣財政上安排100萬元專項資金, 用于扶持芳香產業發展,并整合發展改革委、科技等部門的涉農資金及扶貧、農業、林業、農業綜合開發、水利、農機等部門各類資金重點支持芳香產業的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普及、龍頭企業擴大加工規模等。
今年1~5月份,共整合700萬元各類資金扶持發展芳香產業。對新建100畝以上芳香苗木基地的企業、大戶,每畝獎勵200元;對新建5畝以上花卉苗木的散戶,每畝獎勵100元,有力地推動了芳香苗木基地建設。
全南縣農信社和縣再就業小額貸款信用擔保中心對積極從事芳香生產、營銷的企業給予低息或貼息貸款,支持芳香產業的發展。今年1~5月份,共發放3700萬元貸款,扶持芳香中藥產業發展。
全南縣發展芳香中藥產業已經有了良好的開局,古韻梅園觀光區和彩桂休閑度假區游人如織,旅游業開始產生效益。建成“全南縣現代芳香中藥產業生產服務平臺”和年生產1萬噸以上桂花鮮花、5000噸厚樸鮮花、5000噸以上厚樸干皮的芳香產品深加工基地和綜合功能旅游區。到2015年,預計實現芳香中藥產業資產總規模30個億,產品銷售收益5億元以上。該產業將進一步發展成為“藥療”“林療”“花療”“水療”“文療”中醫藥保健產業,對開發適宜鄱陽湖流域綠色生態中藥、延伸中藥全產業鏈,推動贛南蘇區生態中藥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