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碧水相映,紅磚樓宇錯落。布依民俗畫,優雅小對聯。望謨縣油邁瑤族鄉鈉王村鈉王組,隱藏在芭蕉葉和竹林間,一派典雅活潑景象。而此前的納王組是茅草屋、土坯房或木瓦房。
這里距離縣城26公里,是國家重點扶貧二類鄉。望謨“6.06”災害沖毀淹沒該鄉沿河13個村寨,30人在洪水中喪生或失蹤,受災人口達全縣總人口77.4%。 如今,這里打造布依族特色村寨,發展芭蕉、芒果等特色產業,直接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
納王村納王組村民王阿平,曾經住在河邊,生活安全得不到保障。此后,他得到了政府相關支持,自建房屋住在了如今的地方。當地政府于2014年出資,對這里的房屋外觀和周邊環境進行了美化,此處儼然是外人眼中的“世外桃源”。
當地政府引導農民發展特色產業致富,王阿平響應政策種植芭蕉15畝,芒果12畝,油茶9畝,今年已開始掛果增收。
王阿平對經濟種植產業信心十足。他一筆賬算下來,收入竟然高得驚人。香蕉畝產3000斤,15畝年產4.5萬斤,目前市場價每斤1元,年產值4.5萬元;芒果12畝,畝產4000斤,12畝4.8萬,目前每斤市場價4元,此項產值19.2萬;油茶9畝,畝產300斤,9畝年產2700斤,按照每斤6元價格,年產值約1.6萬元。如果這些特色種植全部豐收,年利潤不低于20萬元。
王阿平有4個孩子,最大的孩子目前就讀于江西師范大學,最小的也已讀高中。他告訴記者,以前生活條件不好,吃穿都很擔憂,沒想到能住在這樣的地方生活,收入也逐步在提高。現在也沒什么想法,就希望孩子能多讀書,早成才。
油邁瑤族鄉岑鄉長向記者介紹,該鄉有8個村26個村民組,是黔西南州三個民族鄉之一、唯一的瑤族鄉。目前,該鄉小城鎮建設以貴州省瑤族傳承文化地及江岸瑤鄉生態旅游度假區為定位,以現有地理條件,結合芒果、火龍果、澳洲堅果等精品農業水果及北盤江風光,用瑤族民居現代模式打造出山頂上的、瑤族性的,橋頭堡式的,具有生態旅游、農業觀光等旅游興致的瑤族小城鎮。
記者還了解到,該鄉圍繞“一個基地,四個產業帶”,即1萬畝甘蔗基地、1萬畝油茶產業帶、5000畝火龍果產業帶、5000畝澳洲堅果產業帶,及芒果產業規劃進行實施。截至目前,該鄉已有油茶2.1萬畝,板栗2.1萬畝;甘蔗種植6000畝,火龍果種植530畝,香蕉種植4000畝。另有澳洲堅果200畝,林下養雞5.2萬只,養鵝1.5萬只。
岑鄉長對全鄉未來發展信心百倍。他告訴記者,當地以望謨災后重建為契機,以2016年全鄉建成同步小康為目標,圍繞“創油邁速度、顯油邁特色、展油邁精神、塑油邁形象”,目前正在深入推進基層黨建、城鄉統籌、特色產業等示范帶,加速推進瑤族鄉同步小康社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