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記者從邯鄲市“中藥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第一屆一次全體會議上獲悉,在全國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中,邯鄲市中藥資源普查收獲頗豐。
截至目前,普查小組共開展野外藥用植物普查200多天,出動24個單位1512人次,采集標本1300多種,采挖藥材900多種,收集種質資源200多種、記錄藥用植物13000多種。系統調查了武安市、涉縣、磁縣、永年縣、邱縣五個項目普查縣(市)域內野生中藥材資源和栽培品種的分布,以及儲量、產況,整理中藥資源普查檔案40多套。
據目前統計,邯鄲市5個項目普查縣蘊藏著178科、1357種藥用植物,其中常用藥達300余種,道地藥材100余種。
與邯鄲市第三次中藥材資源普查數據對比,增加50個科574種。其中,填補省藥物分布空白13種,市藥物分布空白42種、縣藥物分布空白84種。
普查還首次發現了邯鄲市野生的蕕、光果田麻、木賊麻黃等藥物資源,分別填補了河北省、邯鄲市和普查項目縣(市)藥用植物分布的空白,對河北省及冀南轄域野生藥物資源的分布及區域環境的研究和“太行藥谷”建設均具有重要意義。
該聯盟由摩羅丹藥業、邯藥公司、邯鄲學院等23家成員單位組成,積極謀劃加快建設中藥材種植信息平臺,建立以中藥材種植技術為重點的技術服務平臺,促進中藥材產業鏈發展,形成中藥材加工、中藥材商業及中藥制劑一體化共贏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