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臨川區秋溪鎮李家村村民正在全力進行農田水利建設,新修的農田水利縱橫交錯,水泥澆筑的新水渠直通田頭,破舊的水堤、渠壩也全部修好了。見此情景,農戶李德如欣喜地告訴記者:“今年早晚稻產量比去年提高了兩成多,贏來了一個豐收年,這多虧政府興修了各種水利設施。”
撫州是全省糧食主要產區之一,歷來重視糧食生產,但撫州多年來由于水利工程建設滯后,水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許多耕地仍屬中低產田,嚴重制約了糧食生產。做好水資源利用這篇大文章,大搞水利設施、搞大水利設施,提高農業抗旱除澇能力,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成為了撫州人的迫切需要和現實選擇。
兩年來,撫州大興農田水利建設,在資金安排上連續、大幅度向農田水利建設傾斜,重點建設了唱凱堤、中洲堤除險加固和廖坊水庫樞紐兩大工程。去年全市投入水利建設資金10多億元,啟動實施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城鎮防洪、小農水重點縣建設、“千噸萬人”農飲項目等一系列水利工程;今冬明春,我市繼續加大投入,創新機制,全市上下掀起興修水利熱潮,投入水利建設資金20.8292億元,用于改善灌溉面積18.9萬畝,新增節水灌溉工程面積6.3萬畝;修復水毀工程151處,疏浚河道187.09公里,水庫除險加固199座,還進一步加強了農田水利項目工程管護,一批農業灌排工程的“卡脖子”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目前,臨川、資溪等國家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已完成投資數億元,確保了農業用水需要,為糧食增產增收打下了堅實基礎。據悉,今年全市糧食種植面積614.14萬畝,總產高達289.24萬噸,糧食總產創歷史新高,實現了“十一連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