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被一個老實人逼出來的財富

   日期:2014-12-2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645    評論:0    

  記者到鎮江去采訪,很多人都這樣評價顏梅芳。

  姨媽:她膽子可大了。她要干什么,你們說沒用。

  女企業家協會:我知道她,她屬猴子的,很靈活,頭腦也靈活。

  束瑋電視臺記者:是一個奇女子。應該說在我的采訪生涯中,我認為是我見到的第一個人。

  顏梅芳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她又有什么過人的本事呢?

  顏梅芳:“怎么樣,還可以吧?要挑亮一點的,讓我更陽光、更自信。”

  讓我不吃飯,我可以,你如果不讓我照鏡子,我做不到。

  我寧愿做老妖精,不愿做老太婆。

  雖已年近五十,愛美仍是顏梅芳最鮮明的個人標簽。2011年,顏梅芳就是像這樣帶著她的紅指甲、高跟鞋、連衣裙來到這座荒山,干的卻是當地人幾十年前就不干,都認為會虧本的事。

  村主任:白白的,手粉嫩的看著就不像干農活的。心想這個老板又要虧本虧得回去了,也不一定弄得長。

  可是,不到3年時間,顏梅芳卻在荒山上打造出一個年銷售額三千七百多萬,在當地獨一無二的全新的產業,300多戶村民都跟著她賺了錢。

  那么,顏梅芳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顏梅芳跟外婆長大,從小就膽大、活躍。

  表弟:喇叭褲那時候從香港傳過來的,那時候還沒人敢穿,她就敢穿。

  張揚的青春里,連愛情也充滿叛逆,20歲,顏梅芳做了新娘。

  顏梅芳:我是叛逆的,根本不想結婚,結婚是跟家里,他們越是不同意我越是要結婚。

  25歲,顏梅芳生下了女兒,但家庭生活始終沒能關住她那顆不安分的心。從1993年開始,顏梅芳把女兒交給母親照顧,開健身中心、跑工程,做銷售。幾乎是三年換一個職業。

  2008年的冬天,當時顏梅芳正在做五金管件銷售,聽說有個客戶建新廠房有個大訂單,她二話不說就要去跑,而那個客戶所在地是中俄交界的綏芬河市。

  顏梅芳:已經聽到風雪的通知了,人家說你能不來就不要來,但是我是堅決要去的。

  姨媽:不同意,我跟她姨夫兩個人都不同意。她去的時候我說你別去,那個地方,環境差,對不對,也是冰天雪地的。她不行。

  顏梅芳:我心里我肯定要見到他,我最起碼要見到他才知道這筆單子,總歸不去一點希望也沒有,你去了是有希望的,至于希望到什么程度再說,不要去想它。

  顏梅芳坐火車倒汽車,在大雪封山的夜里,一個人趕路,終于在凌晨2點見到了客戶。

  顏梅芳:他們驚訝呀,他們以為我真的就不會過去了。他就是跟我講了一句,如果你不來,我們不會跟你做的這個單子。

  憑著這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勁兒,顏梅芳做銷售每年都能賺到百八十萬元,四年時間她賺到了第一桶金。她想用自己的努力給女兒幸福的生活,但沒想到,家庭卻破裂了。

  顏梅芳:他(前夫)的想法就是說想找一個能夠回來可以喝上一碗熱茶,有一碗飯的,我不需要你掙多少錢多能干。

  長期在外奔波,很少顧及家庭,兩人的感情逐漸變淡,2009年,顏梅芳離了婚,她主動提出來,自己凈身出戶。

  十多年的打拼,顏梅芳攢下了不少積蓄,但卻對女兒心懷愧疚,她原本打算回到丹陽市,陪著女兒,過過清閑的日子,然而她沒想到,自己會再次創業,并被卷入一個巨大的漩渦,人生的軌跡也被徹底改變。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在一次飯局上認識的一個男人。那是2009年6月的一天。顏梅芳參加朋友聚會,她身旁坐著這個叫陳建榮的人。

  顏梅芳:我反正都沒有正眼看他,穿個皮鞋吧,穿個套鞋,腳上有泥巴,一個褲腿長一個褲腿稍微卷了一卷,我就不喜歡這樣的男生,我就喜歡那種蠻帥的男生。

  陳建榮是蘇州人,在丹陽做了20多年的綠化工程。老實巴交的他對顏梅芳一見鐘情。

  陳建榮:長得好看,形象也好的。

  因為不善言辭,陳建榮總是跟顏梅芳聊自己的本行,提起苗圃、綠化,他就停不下來。當時丹陽市正在進行鄉鎮舊城改造,綠化工程很火,在陳建榮的建議下,

  2010年1月,顏梅芳投資150萬元,買下一個三百畝的苗圃。

  陳建榮把顏梅芳的苗圃推薦給自己的客戶,一年下來就幫顏梅芳賣了將近五百萬元的苗木。在交往中,顏梅芳對陳建榮的看法悄悄發生了轉變。

  顏梅芳:有個一人可以為你不顧一切,全身心的投入的,我想可能這個人就是你最終要找的。

  顏梅芳沒有想到,陳建榮不僅走進了她的生活,還將改變她的命運。2011年2月,陳建榮帶顏梅芳一起參加丹陽市農業項目推介會,會后顏梅芳在丹陽市丹北鎮一口氣租下了2000畝荒山,除了景觀樹,還套種了桑樹。當地村民對于這個城里來的女老板,大費周折種桑樹很不理解。

  丹陽市一直就有種桑養蠶的傳統,上世紀90年代,蠶繭收購價越來越低,蠶農們自己又沒銷路,養蠶業逐漸衰落,1998年之后,當地就再也沒人種桑養蠶了。

  讓大伙更看不懂的是,幾個月后,當桑樹剛長到80厘米左右,顏梅芳就請工人把枝條全部砍了。

  記者:就留這么短?

  顏梅芳:對呀,就要留這么多就可以了。

  記者:底下是根了?

  顏梅芳:底下是根,上面是莖都全部能用上。專門用來做飼料的。

  原來,這正是顏梅芳在之前的推介會上發現的巨大商機。當時,中國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正在推廣“新品桑樹”作為飼料的項目。

  桑蠶所:我們通過大量的研究發現,桑樹是可以在多方面應用的重要的生物資源,有非常高的蛋白質含量,不亞于苜蓿這樣一個最高的牧草植物。所以除了蠶的飼料以外,我們發現做其它的飼料也非常好。

  桑蠶研究所培育了一個新品種桑樹,把它的枝葉和玉米豆粕一起粉碎,就是很好的雞飼料。種桑養雞,這個新模式顏梅芳很感興趣。但從沒接觸過農業,顏梅芳有點心虛,這時,陳建榮許諾自己可以幫助顏梅芳。這讓顏梅芳信心十足。

  顏梅芳:那他說他有能力的,可以的,有這個能力掙到錢的。

  2011年3月開荒種桑樹,5月她放下雞苗,從沒干過農活的顏梅芳在桑園里忙得不亦樂乎。從城市到農村創業,顏梅芳的做法引起了當地電視臺的關注,一位記者到桑園里采訪她,卻看到這樣的一幕。

  束瑋:她一抬頭,我嚇了一跳,她臉上帶著精致的妝容,手指甲老長,還涂著優雅的粉紅色。

  顏梅芳:蠻有意思的,你看,馬上減肥了,一身汗。

  當時,想到未來,顏梅芳心花怒放。

  顏梅芳:好像晚上睡覺都要笑出聲來,真的想得很美好。

  3個月后雞開始陸續產蛋,很快迎來了產蛋高峰期。一切都按照預期實現了,可是顏梅芳不但沒有笑出聲,連覺也睡不著了。

  按照成本,顏梅芳給雞蛋定價3元一個。她帶著產品四處推銷,但卻處處碰壁,高價位讓她的雞蛋無人問津。一邊是每天不斷增多的雞蛋,一邊是不被接受的市場,顏梅芳吃不下睡不著,備受煎熬。

  顏梅芳:我哪里知道幾天會有這么多蛋,嚇死你的,真的,一天四五千個蛋的。不是壯觀,是嚇死你,你說怎么辦?你銷到那里去的?真的我一點點渠道都沒有。這個雞蛋幾天不銷售出去,不就要沒用了嗎,碎了爛了。

  這時,顏梅芳想起了陳建榮,可讓她沒想到的是,曾經許諾幫助自己的陳建榮也一點辦法也沒有。

  顏梅芳:他一開始跟我講的挺美好的呀,我堆到家里,我說你不是蠻牛的嗎?怎么辦呢?不吱聲,不說話,他就不說話了,他就沉默。

  正值三伏天,每天都有雞蛋壞掉。大伙都勸顏梅芳先降價賣掉,好歹收回一點成本,可顏梅芳不但沒降價,除了免費送給親戚朋友和員工品嘗外,讓工人把積壓的雞蛋統統倒掉、埋起來。

  工人:用挖掘機挖坑,埋起來。

  顏梅芳:心疼死了,我們的工人心疼死了。

  工人:老板說不用管,工資照發你們的。

  多年的銷售經驗告訴顏梅芳,一旦低價銷售,再要恢復高價就很難了,為此,她只能打腫臉充胖子。

  顏梅芳:怎么辦呢,還要感覺我們的雞蛋很搶手,要預訂,供不應求。

  在荒山上待了不到一年,一向愛美的顏梅芳完全變了樣。

  表弟:腳上有泥,頭上有草,臉很黑,被太陽曬得蛻皮。

  從租地開荒,到種桑樹養雞,顏梅芳已經投入了自己所有的積蓄,但賣不掉雞蛋就沒有收入,眼見著,連喂雞的玉米、豆粕都買不起了。顏梅芳想賣掉一些景觀樹救急,但又趕上了綠化工程的淡季,客戶都拼命壓價,賣的越多虧的就越多,顏梅芳走入了困局,但她也意識到,自己已經沒有了退路。

  顏梅芳:我現在是沒有回頭路。你要知道,你前進還有希望,你往后退,如果我現在撐不住了,停下來了,我只有一個字,死。我說我是打不死的李逵。

  為了讓消費者都認識自己的產品,顏梅芳組織了各種體驗、試吃活動,慢慢地終于打開了銷路。而就在此時,一個年收入三千萬的訂單,從天而降,砸到了顏梅芳的頭上,仿佛一夜之間,為她打開了通往成功的光明大路。

  2012年3月,一家用桑葉制作抹茶的日本企業想在中國尋找合作伙伴,中國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的潘一樂教授推薦了顏梅芳,這件事立馬引起了當地政府的重視。

  丹北鎮綠化辦公室主任:如果能合作成功,這是我們丹陽第一個中外合資的農業企業。

  潘教授:日本人對環境的考察很嚴苛。

  顏梅芳:下著傾盆大雨,他跟我一起在山上走,走到哪就把泥土拿起來吃一下,放到嘴巴里面,嚇死人。

  經過前后十幾次的考察,日方企業終于認定了當地的種植環境,提出由顏梅芳帶動種植六千畝的桑樹,供應烘干桑葉粉,每畝收益在五千元左右,一年下來純收入就有三千萬元。這對于事業剛剛起步的顏梅芳,簡直是一條捷徑,對當地百姓的帶動作用也不言而喻。

  顏梅芳:能夠跟國外的農業結合起來,對我們自己的前景也是很好的。

  丹北鎮綠化辦公室主任:一方面從打工方面,勞動收入是一塊,另一方面,這個土地租金,收益、分紅,老百姓每年的收益可以翻番。

  然而在眾人的期盼中,顏梅芳卻出人意料地拒絕了這項合作。

  顏梅芳:要合作,要按照我這個條件來,你必須要答應我的條件,我才和你合作。他(日方)不把工廠放在我這里,只收我的原料那怎么能行,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租種六千畝的桑樹,卻只是單純作為原料供應商,而不掌握核心技術,眼前利潤雖高,但卻將永遠處于被動,顏梅芳更不能拿村民的利益一起來冒險。

  表弟:你們就這樣給人家加工生產多好,沒有壓力,價錢反正都是固定地給你,什么壓力都沒有,多好,就掙穩定的錢。但是我姐就是不愿意。遺憾。

  就在許多人還為她感到遺憾時,顏梅芳早已從中嗅出了新的商機。

  春夏季節,桑樹每天都在萌發嫩芽,將嫩芽嫩葉采下,按照傳統方法炒制,顏梅芳做出了自己的桑葉茶。緊接著顏梅芳又開發出了桑葉面條。加上原本的桑葉雞和雞蛋,顏梅芳想把自己的一系列產品打包推出。什么樣的客戶能把這些產品全部都用上呢?顏梅芳把目光盯上了丹陽市唯一的一家五星級酒店。

  顏梅芳:如果他能接受我的產品的話,那其它的酒店就會陸續的來跟我們下訂單了。

  然而,那家酒店早已具備成熟的采購渠道,新產品很難打入。

  經理:以前是沒有的,相對來說也是一個新型的產品。

  廚師長:一開始時,我們接觸這個產品的時候,我也不認可,我心想,這個桑葉,好像在我小時候的記憶里是養蠶的。也不能說現在上了餐桌。

  遭遇拒絕,顏梅芳并不意外,她已經做好準備要啃下這塊硬骨頭。每天一大早,顏梅芳就趕到酒店,她細心地觀察著從老總到員工的一舉一動。這樣的晨會,每天早上都會進行,就是在這看似平常的晨會上,顏梅芳終于找到了她想要的突破口。

  顏梅芳:經常開晨會不像開普通的會,每天都要開的,所以聲音沙啞的。

  桑葉有清肺潤燥的功效,顏梅芳將自己生產的桑葉茶送給酒店的人。不到一個月,大家都喜歡上了桑葉茶。

  經理:因為親身用過以后,這個產品也不錯,后來有桑葉雞、雞蛋也上市。

  顏梅芳:那個態度就不像以前那樣拒絕了,就是好像好的好的,你先試一下再說吧。

  顏梅芳把散養雞、雞蛋、桑葉面條、桑葉茶,送進了酒店,就連鮮嫩的桑葉都可以做菜,賣出了100元一公斤的價格。

  廚師長:銷量大,銷量很大。這個已經成為特色,幾乎每桌客人都會點。

  現在不但丹陽的多家酒店都采用了顏梅芳的產品,連南京的經銷商也上門采購。

  陳培水經銷商:我們從南京過來,她這個雞蛋品質比較好,吃桑葉的,我們賣到5元錢一個,一周兩萬個蛋。

  2014年4月,顏梅芳在丹陽市開了一家蠶桑生活館,將自己桑園的一系列產品和絲巾、蠶絲制品統統納入。現在,景觀樹和桑樹系列產品的年銷售收入達到三千七百多萬,并帶動了三百多戶村民共同致富。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